《蕃》的组词大全100个

蕃乐、 蕃人、 蕃兵、 蕃匠、 蕃华、 蕃卫、 蕃厘、 蕃变、 蕃国、 蕃坊、 蕃多、 蕃夷、 蕃娈、 蕃孕、 蕃学、 蕃孰、 蕃客、 蕃宣、 蕃屏、 蕃岳、 蕃庑、 蕃庶、 蕃弱、 蕃息、 蕃戎、 蕃扞、 蕃抜、 蕃捍、 蕃援、 蕃昌、 蕃服、 蕃朝、 蕃条、 蕃植、 蕃殖、 蕃浑、 蕃渥、 蕃滋、 蕃炽、 蕃熟、 蕃王、 蕃畿、 蕃盛、 蕃祉、 蕃篱、 蕃篱之鷃、 蕃育、 蕃臣、 蕃舶、 蕃芜、 蕃茂、 蕃荷、 蕃落、 蕃蔽、 蕃薯、 蕃衍、 蕃表、 蕃袬、 蕃踏、 蕃踰、 蕃辅、 蕃酋、 蕃长、 蕃阜、 蕃鲜

关籥蕃篱、 吐蕃(-bō)、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蕃bō)、 实蕃有徒、 生息蕃庶、 短蕃匠、 答蕃书、 陈蕃下榻、 陈蕃室、 陈蕃榻

下蕃、 五姓蕃、 住蕃、 便蕃、 储蕃、 八蕃、 六蕃、 养蕃、 北蕃、 南蕃、 吐蕃、 启蕃、 和蕃、 四蕃、 土蕃、 外蕃、 孳蕃、 守蕃、 富蕃、 归蕃、 戚蕃、 滋蕃、 生蕃、 睿蕃、 称蕃、 翰蕃、 膺蕃、 衍蕃、 诸蕃、 车蕃、 边蕃、 还蕃、 远蕃、 逆蕃、 阜蕃、 青蕃、 面蕃、 马蕃、 骈蕃

蕃的拼音:fán、fān,阳平调,声母为f,韵母为ān。

蕃的繁体字:蕃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蕃的部首:艹部。

蕃的笔画:15画;蕃字繁体字多少画:15画;蕃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8画。

蕃的笔顺:蕃的笔画顺序为一一一ノノノ一一ノノ一フ一一一一丨丨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书写为横、横、横、撇、撇、撇、横、横、撇、撇、横、横撇、横、横、横、横、竖、竖、撇、点、撇、横、竖、撇、点、竖、横撇、横、竖、横。

蕃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蕃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蕃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6268人次

蕃字取名的寓意:寓指蓬勃发展、繁荣、进取之意。

蕃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之意。

蕃字取名的含义:蕃字含义为茂盛、蕃茂、繁多、兴盛之义。

好听的带蕃的名字:

世蕃、 义蕃、 亿蕃、 佚蕃、 佾蕃、 亦蕃、 议蕃、 译蕃

蕃拼音    fán    fān    蕃部首 艹 蕃笔画 15 注音 ㄅㄛ    ㄈㄢˊ    ㄈㄢ    繁体字 蕃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撇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 蕃的意思、基本信息 蕃五笔86:ATOL 蕃五笔98:ATOL 五行:木 UniCode:U+8543 四角号码:44609 仓颉:THDW GBK编码:DEAC 规范汉字:5878 蕃的解释


fán   ㄈㄢˊ
◎ 茂盛:蕃茂。蕃昌。蕃芜。
◎ 繁多:蕃衍(同“繁衍”)。

蕃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吐蕃( Tǔbō) [Tibetan regime in ancient China]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2) 另见 fān;fán
词性变化
fán 
〈词性:动〉
(1) 繁殖;增长 [propagate;multiply]
以蕃鸟兽。——《周礼·大司徒》
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
(2) 又如:蕃孕(蕃衍孳息,生息孕育);蕃育(孳生长育);蕃息(繁盛生长)
(3) 另见 fān

蕃的汉语字典

[①][fán]
[《廣韻》附袁切,平元,奉。]
(1)生息;繁殖。
(2)茂盛;兴旺。
(3)众多。
(4)通“皤”。白色。
(5)通“薠”。草名。
[②][fān]
[《廣韻》甫煩切,平元,非。]
(1)通“藩”。篱落;屏障。
(2)通“藩”。藩屏;捍卫。
(3)通“藩”。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4)通“藩”。颊侧。
(5)通“番”。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
(6)通“番”。轮流更替。参见“蕃2匠”。
(7)通“”、“轓”。车耳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来遮蔽尘土。
[③][pí]
[《集韻》蒲糜切,平支,並。]
姓。汉有蕃嚮。见《後汉书·党锢传》。

音韵参考

[上古音]:元部并母,biuan
[广 韵]:附袁切,上平22元,fán,山合三平元並
[平水韵]:上平十三元
[粤 语]:faan4
[闽南语]:hoan1

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蕃;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056第33(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附袁切,音煩。【說文】草茂也。【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書·洪範】庶草蕃廡。【傳】蕃,滋也。又【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註】蕃,息也。 又草名。【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 又鳥名。【山海經】?光山,其鳥多蕃,或云卽鴞。 又方煩切,音樊。義同。 又與藩通。【詩·大雅】四國于蕃。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 又【韻補】方愔切,音汾。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聯事尚書,十有八人。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地名。【前漢·地理志】魯國蕃。【註】邾國也。 又【後漢·黨錮傳】蕃嚮。【註】蕃,姓也。 蕃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